發布會上介紹,當發生預估震級大于4級,或預估震中烈度高于5度的地震時,會通過預警終端、手機信息、電視彈窗、應急廣播等推送預警信息,還會用顏色來區別強弱。
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司長、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 王行舟:通常這類地震伴有較強烈震感,甚至有可能造成破壞,我們會做精準推送,用紅橙黃藍區分由強到弱的地震預警級別。一般來說,我們只給可能有破壞或震感地區發預警信息,比如河北發生地震,我們就會對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區發布預警信息,而不會“無差別”地向全國進行推送。
相關負責人提醒,收到地震預警說明地震已經發生,地震的預測、預報、預警是不同的概念,最主要的區別在時間上。
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司長、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 王行舟:地震預測和地震預報是在地震發生前采取的行為,其中地震預測屬于科學研究行為,地震預報屬于政府行為,由政府按程序發布;而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后發出的警報,用來提醒公眾采取緊急處置和應急避險措施,地震預測是研判風險,地震預報是震前提醒,地震預警是震時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