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瑞麗市姐告小學的中緬兩國學生在排練“六一”國際兒童節的舞蹈節目。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63人,其中緬籍學生183人。”姐告小學校長楊恩鳳告訴記者,該校自2005年首次接收2名緬籍學生后,緬籍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在分班時,不分民族、不論國籍,同享中國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除雜費等政策。”

  瑞麗是中緬邊境上最大的口岸城市。改革開放后,瑞麗成為最早一批中國沿邊開放城市,成立姐告邊境貿易區,開發邊境旅游,探索“境內關外”模式等,均是開先河之舉。

  多年來,瑞麗與毗鄰的緬甸木姐口岸互通有無,貨物大進大出,外來人員熙熙攘攘。如今,在瑞麗工作、經商、生活著眾多緬甸人。楊恩鳳說,姐告小學的緬籍學生當中,有的是跟隨父母在瑞麗生活,有的是寄宿在中國親戚家。

5月19日,瑞麗市姐告小學的中緬兩國學生在課堂上畫畫。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我的父母從木姐市來瑞麗經營玉石生意多年。”六年級的緬籍學生穆思娜說,在入校分班時,老師會選擇優秀的中國學生與緬籍學生結對,讓中國學生在學習、游戲、生活等方面幫助他們。“我與同班中國學生舒漫琳結對子”。

  “舒漫琳英語常考100分,她幫助我英語學習。”穆思娜告訴記者,舒漫琳的父母從事中緬物流貿易,“她父親常叮囑要學習好緬語,因此我常教她緬語。”

  “結對子”簡單的數學加法,讓兩人一起寫作業、玩游戲、看漫畫、出板報……漸漸地,她們之間的關系也像中緬兩國關系一樣,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穆思娜笑著說,她和舒漫琳在學校形影不離,放學各自回家后還經常打電話聊天,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是真正的“胞波”(緬語意為“同胞兄弟”)。

  這些年來,姐告小學已有10名緬籍學生進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中國高等學府深造,畢業后在中緬兩國經貿、科研、人文等領域發光發熱。

  正如學生們朗誦的詩歌,“共飲一江水的人們啊,我們有著很多很多年雙邊的文化和商業纏綿……我們是胞波情誼的見證者,我們是正在發芽的雙語詩……”

  未來,穆思娜想回到緬甸成為一名中文教師,“做緬中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电影| 琴谱初学者| 赤月| 吃什么水果减肥效果好减肥最快| 邵雨薇为艺术做出贡献的电影有哪些| 张勇手演过的电影| 机动战士高达seed destiny| 敬天法祖| 格伦鲍威尔| 《美之罪》在线观看| 八月照相馆| 人口高质量发展论文800字| 蓝家宝电影| 飞天电影| 成龙| 变形金刚1普通话版| 《水中花》日本电影| 杜丽莎| 空姐一级毛片| 南营洞| 道东道西| 搜狐视频官网| 浙江卫视全天节目单| 西班牙女郎| 郑中基的电影全部作品| 永远的日本电影| 我是特种兵剧情介绍| 操女孩子| 我爱我爹全集高清版免费观看| 山东卫视节目表| 春江花月夜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王若涵| 张俪作品| 敬天法祖|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试卷| 永夜星河导演|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堂作业答案| 张少军| 回到黑暗 电影| 嫦娥奔月读后感50字| 东莞久久精工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