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失能老人是技術活!長期照護師有了官方認證
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實習生 朱穗晴
長期照護師掌握借力技巧后,能夠搬動體重是自己兩倍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這絕對是個技術活兒!一直以來,養老機構的一線護理人員專業水平良莠不齊、流動性大,這就帶來機構培訓成本高、服務質量難以保障等問題。
難題有望破解!近日,廣東省首批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頒發儀式在廣州舉辦,101名考試合格的考生正式成為廣東省首批持證上崗的長期照護師,標志著這一新型職業工種正式在廣東落地,更意味著廣東1300萬65歲以上的人群老有所“護”。
18歲被叫“阿姨”,今得“正名”
34歲的鄺映媚是廣東省首批長期照護師職業等級技能證書的獲得者之一。就在幾天前,鄺映媚和其他100名考生先后參加了閉卷機考和現場模擬操作兩場考試。模擬操作環節涵蓋了排泄照護、輔助進食以及應急處置等多個方面。通過考核后,獲頒(初級)長期照護師職業等級技能證書(以下簡稱“長護證”)。這意味著他們能夠勝任失能、半失能人群的基本生活照料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功能維護、心理照護等服務,可以在家庭、社區、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等場所,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人員等人群提供專業服務。
長期照護師作為一個新職業工種,去年迎來首份職業規范——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之前我們常常會被人誤認為保姆、護工……”15年前鄺映媚從職業學校的護理專業畢業后就進入廣州市老人院擔任護理員工作至今。剛工作時,才18歲的她就常常被叫作“阿姨”,心里滿是委屈。如今,大眾的觀念在悄然改變,她的工作技能也在不斷的學習、培訓、實踐中成長,月薪已過萬,長護證更是為她“正名”,她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有望破解行業“人員流動性高”難題
羊城晚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廣東長護證報考火爆,養老機構紛紛派出了骨干力量參加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首考”。
這場考試為何會在業內引起強烈震動?“養老機構的一線護理人員平均流動率高達30%,員工培訓一直是機構較大的成本投入。而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以及前期的培訓,能為養老機構在入職培訓方面大大減負。”椿萱茂老年公寓總經理侯湘華在接受采訪時說。
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更多失能、半失能老人是在社區、家中享受長護險照護服務。“一家依”是一家長護險居家上門定點服務機構,目前服務1300多名失能、半失能人士,有養老護理員、照護管理員、康復治療師等專業人員一千余人,按約定時間上門提供照護服務。“人員流動性高、專業能力差異大、部分用戶或家屬對護理員專業性存疑等,是我們正在面對的挑戰。”“一家依”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長護證的推行將有利于照護質量和專業性的提升。此前,部分護理員缺乏專業疾病照護經驗,面對復雜照護需求(如認知癥老人)時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長期照護師經過系統培訓,掌握專業的護理技能、疾病管理知識、心理慰藉技巧和溝通能力,這顯著提升了照護服務的標準化和專業化水平。另一方面,將能夠根據失能、半失能老人、重度殘疾人等不同個體的具體狀況和需求,制定并實施個性化的照護計劃。在改善失能人群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緩解了家庭照護壓力,減輕“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作為全國首批、省內唯一的長護險制度試點城市,廣州市從2017年8月至2025年5月,已累計超過13萬人享受長護險待遇,有長護定點機構269家、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機構3家,服務范圍覆蓋全市。長護險制度的核心要義是服務,長期照護師作為核心服務的提供者,其專業水平、隊伍規模和穩定性直接關系長護險的服務質量與可持續性,建設一支專業的長期照護隊伍,填補了失能照護領域專業化、職業化的空白,解決了“用什么樣的標準提供服務”和“由什么樣的人來提供服務”的問題,有力推動了長期護理保險從制度覆蓋到提質增效的轉型升級。
未來長護證或會成為從業門檻
以往,照護人員通常會考養老護理員證或是護士證等,憑借這些證書來照護享受長護險待遇的長者。隨著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啟動,未來長護證將會成為該行業的從業門檻。“以后在招聘時,肯定會向已經拿到長護證的人員傾斜。”侯湘華說。
“我現在考到了初級長護證,以后肯定會奔著中級、高級去。” 鄺映媚說,期待這在工資上能有所體現。
醫保部門透露,正在探索將護理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持證率納入定點準入、考核評價等指標體系,引導護理服務機構優先錄用持證人員。
此外,醫保部門也正探索支付激勵政策。建立與長護證等級相銜接的支付機制,結合初、中、高不同等級實行不同的支付標準,給予差異化的激勵,讓從業人員和服務機構充分感受到“持證、無證不一樣”“不同等級不一樣”,激發從業人員和服務機構參加培訓、提升技能水平的積極性、主動性。
據了解,長期照護師設有三個等級,分別是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此次頒發的長護證是五級(即初級),四級、三級考試的題庫正在建設中。未來,隨著覆蓋初級-中級-高級長期照護師的完整職業發展梯隊的形成,薪酬福利和職業發展通道的完善,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從業者的職業自豪感和穩定性。
據了解,本次廣東考試符合條件的均可報名。從首場考試考生的構成情況來看,呈現出學歷層次高、年齡結構優的顯著特點。考生大部分為大學專科以上學歷,這一現象充分體現了該職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強大吸引力。同時,考生年齡跨度從23歲至49歲,平均年齡為35歲,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合理人才梯隊。
為了壯大長期照護師隊伍,廣東誠意滿滿。長期照護師培訓已經納入廣東省“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賦能產業”培訓行動方案和廣東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目錄。人社、醫保、工會、婦聯等部門正協同推動培訓專項補貼計劃精準到位,讓符合條件的長期照護師充分享受到各項補貼扶持政策,并積極爭取將長期照護師納入當地職工公益基金、專項補助資金等支持范圍,為更多從業人員在學費補貼、生活補助、實習實踐等方面爭取傾斜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