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棺運送前,海昏侯主墓內景。

本報記者 王玨攝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經過近5年清理發掘,已出土各類文物2萬余件。難得的是,此次考古保護發掘,引發了人們眾多的探究和關注。

1月15日,海昏侯墓內棺套箱被運送至墓園附近的文保房實驗室,人們關心的墓主人的身份,也將最終確認。海昏侯墓,為何如此受關注?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海昏侯墓保護發掘現場。

 目前發現結構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漢代列侯墓園

從江西南昌市區出發,驅車大概1個多小時,在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老裘村小組東北約1000米的墎墩山上,西漢海昏侯墓園露出了真容。只見縱橫的山丘上,兩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座陪葬坑和園墻、門闕、寢、祠堂、廂房、園寺吏舍等建筑構成錯落分布。而位于正中位置的海昏侯主墓,更是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當地人告訴記者,海昏侯墓的發現發掘,也充滿了故事性。2011年3月,當地村民發現有人盜墓后及時舉報,江西考古所當即派員到現場勘查。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江西考古所對該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并對墓葬周邊區域開展考古調查。

考古工作者對墓園進行了系統性勘探、發掘,發現該墓園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為核心,平面呈梯形,有長達868米、保存較完整的墓園墻,墓園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墓園內錯落有致分布著大小8座墓葬和1座車馬坑。主墓前發現的祠堂和廂房均為回廊式建筑,其中廂房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30米,具有很高的建筑規制。

通過對墓葬周邊的考古調查、勘探,考古工作者發現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漢代鐵河古墓群的組成部分,還有幾代海昏侯的墓葬區和貴族及貧民墓葬區,并證實面積達3.6平方公里的漢代紫金城址為海昏侯國都城。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所揭示的以西漢海昏侯和侯夫人墓為中心的祠堂、寢、便殿、廂房和墓園墻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統等各類地面建筑基址,構成了我國迄今發現保存最好、布局最完整、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對于復原西漢列侯葬制和園寢制度價值巨大,在我國考古學史上還是第一次。”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秦漢考古學家信立祥表示。

海昏侯墓西側有個面積約80平方米的土坑,這座土坑便是實用真車馬陪葬的車馬坑,在我國長江以南的首次發現。

“裝有車馬器的木箱被整體套箱提取,運到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實驗室考古。目前已經清理出土各類文物3000余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存信介紹。

已經進入實驗室考古階段,最終將揭開墓主人身份

1月15日,備受關注的海昏侯墓內棺套箱被吊運出主槨室,運送至墓園附近的文保房實驗室,進入實驗室考古階段。

海昏侯墓是整個墓園中8座墓葬的主墓,主墓內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從考古發掘情況看,海昏侯墓主槨室早年已坍塌,且有地下水,2000多年間歷次盜掘沒有對墓葬造成大的破壞。在漢墓“十室九空”的情況,保存完整的海昏墓在漢墓考古中十分少見。

信立祥介紹:“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規模宏大,結構保存完整,其覆斗狀封土、甲字形墓穴、回字形槨室以及回廊形藏閤內清晰的功能區劃。”海昏侯墓墓穴平面為“甲”字形,坐北朝南。墓穴內方形木結構槨室面積達400平方米。槨室由甬道、東西車庫、回廊形藏閤、主槨室(即便房)等構成。藏閤分東南西北四個功能區,各功能區由隔板分隔。北藏閤分為錢庫、糧庫、樂器庫、酒具庫;西藏閤從北往南分為衣笥庫、武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東藏閤主要為廚具庫(“食官”庫);甬道主要為樂車庫。甬道東、西兩側的南藏閤為車馬庫。從整體上看,槨室結構呈居室化傾向。

目前,海昏侯墓內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遣策)等各類精美、珍貴文物1萬多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數以千計的竹簡和近百版木牘,使多種古代文獻兩千多年后重見天日。專家初步清理研讀后表示,這些竹簡、木牘包括很多歷史典籍和經書。

信立祥介紹,從墓葬結構和隨葬物品來看,海昏侯墓處處體現了當時“事死如事生”的喪葬制度。海昏侯墓按照居室化布局,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都安放在主槨室和四周的藏閤中。一系列珍貴出土文物,揭開了墓主人的生前喜好及日常生活狀態,能夠讓當代人觸摸到真真切切的海昏侯。

目前,主墓內的文物已經運送至實驗室。在文保房實驗室,記者看到,里面存放著數量較多的木箱,包裝與大件貨物包裝類似。不同的是,這些木箱里面裝的全是寶貝。它們是從考古現場整體打包提取。李存信介紹,對于現場保護狀況較差的脆弱質文物和體量較大器形相對較完整的器物,打包提取到實驗室進行考古,能減少現場提取過程中對文物的破壞,最大程度地保證提取文物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同時,整體打包也能加快現場考古進程,避免文物長期處于惡劣環境。

已經發掘清理出來的大量漆木器和木器,被泡在裝有純凈水的塑料盒內。李存信介紹,這些文物長期被地下淹沒,出土后放置在純凈水中,飽水狀態更利于文物保存。

在恒溫恒濕的實驗室里,記者看到考古工作者對打包木箱內的文物進行清理,做每一層清理時,都會進行影像拍攝、文字記錄、圖表繪制、三維模型構建等。

考古工作者搭建起20平方米的低氧工作間,采用“低氧氣調鏈技術”對重要文物進行保護修復。海昏侯墓考古隊隊長楊軍介紹:“無氧和低氧環境能夠減緩文物被氧化破壞,最大限度地保護好文物和它們背后隱藏的信息。”

實驗室考古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考古專家們研究論證認為,墓葬主人就是西漢海昏侯國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楊軍介紹,海昏侯爵位世代承襲,史料記載共有四代:第一代海昏侯為漢廢帝劉賀,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劉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劉保世,曾一度被削藩貶為庶民,第四代海昏侯為劉會邑。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生平最具傳奇,一生經歷王、帝、侯三種身份。5歲時成為第二代昌邑王;19歲時被霍光扶上帝位,27天后便遭廢黜,返回封地山東昌邑,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后被改封為海昏侯,南遷至江西南昌城外60多公里處建城,34歲去世。

盡管目前證據鏈都指向劉賀,但關于墓葬主人的準確身份,將隨著內棺清理發掘才能最終確認。

邊發掘邊展示,考古成果及時與公眾分享

海昏侯墓考古進入主槨室清理發掘階段后,考古工作者主動通過新聞媒體向公眾展示出土文物和發掘進展,讓公眾能夠直接感觸到考古魅力。

去年11月17日起,海昏侯墓園、車馬坑、主墓藏閣及主槨室出土的部分文物在江西省博物館臨時展出,歷時一個月。整套編鐘、五銖錢、雁魚燈、馬蹄金……100多件青銅器、金器、玉器等,吸引著市民們爭相參觀。為目睹2000多年海昏侯墓的珍貴文物真貌,許多觀眾早早趕到江西省博物館門口,排隊等候時間通常到1個小時以上。

江西考古所所長徐長青表示,過去考古出土文物,首先送到文物庫房統一修復,并做好研究后才能與觀眾見面,這樣大約需要五六年時間。而海昏侯墓考古不僅在關鍵節點進行多次電視直播,媒體持續跟蹤報道考古進展,而且嘗試“邊發掘邊展示”,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出土文物第一時間呈現給公眾,這在全國考古史上極為罕見,也更好地提升了公眾對文物的關注度和文物保護意識。

博物館掀起“參觀熱”后,海昏侯墓考古“出版熱”蓄勢待發。圖文并茂全方位解讀南昌西漢海昏侯的《發現海昏侯》,1月初便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江西美術出版社近期將推出《歷史文化的回聲》《漢代地下藝術博物館》等海昏侯主題圖書,樣書已經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據悉,今年江西省出版集團旗下的3家出版社將推出8本關于海昏侯的圖書。

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發掘清理現場全程數字化、影像化、科學化,提升了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和遺產保護展示的含金量。

調查發掘前期,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測、GPS定位、電子全站儀布網測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統GIS記錄等科技手段,將調查資料完整信息化,初步建立起海昏侯國遺址地理信息系統。發掘過程每個時間節點,都采用三維技術進行掃描測繪和記錄。大范圍長時間高精度掃描,既確保最真實留存文物信息,又快速制圖、快速分析,有效支持了對現場遺存的分析判斷。在文物進一步保護利用方面,故宮博物院日前表示,將和江西考古所開展文物修復方面的合作。

目前,江西考古所與規劃單位配合,協調啟動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保護展示以及紫金城與鐵河漢墓群的總體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目標是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并朝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方向努力。”徐長青表示,這將為今后大遺址的保護展示提供科學依據。江西考古所還編寫了紫金城與鐵河漢墓群十年考古計劃,將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考古工作。

江西省省長鹿心社1月2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著力把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打造成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景區。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电影在线观看| 黄视频在线播放| 电影《重生》| 苑琼丹三级| 弯刀| 同志电影网站| 所求皆所愿| 托比蜘蛛侠| 林海雪原演员表| 阿尔法变频器说明书| 性感瑜伽| 廖凡演的电影| 暗夜与黎明电视连续剧| 学生肉体还债电影|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剧情介绍| 安志杰电影全集大全| 隐藏的歌手中国版全集| ctv5| 那些年简谱| 原千岁电影| 风间由美风间ゆみav| 消失的她电影免费收看| 飞龙猛将演员表| 红旗车驾驶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啊嗯啊| 花煞| 老板5| 我的野蛮女老师2| 三上数学思维导图简单又漂亮| 王兴德| 故乡之恋简谱| 女公安毛片免费观看| 二胡独奏北国之春| 慕思成| 《灿烂的季节》大结局| 基尼斯和吉尼斯有什么区别| 麻友| 小鹏奇啪行| 第一财经现场直播| 除暴演员表| 抖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