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早在10年前,她的脊椎就開始偶爾不適,工作很忙時,癥狀會變得嚴重,2017年,舉辦《流行》演唱會期間,她就曾因為脊椎疼痛無法行走,必須要依靠輪椅才能出行。
直到2021年,她開始覺察自己的背部偶爾會出現一種“石化感”,嚴重的時候她甚至無法躺下。
李宇春去醫院檢查,醫生將她的癥狀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一種關節類疾病,其癥狀能夠通過藥物緩解,卻無法被治愈。
面對診斷結果,李宇春不太相信,于是換了一一家醫院重新檢查,得到的結果相同。這一刻,她才終于接受了這個現實。
這一年,李宇春37歲,入行第16年,她開始感到人生中存在的“無常”,畢竟對于一位舞臺表現能力極佳的歌手而言,這樣的病癥對其事業,注定會造成未知的影響。
從出道以來,無論是憑借《超級女聲》一夜爆紅;還是因為其充滿特色的中性造型,創造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審美體系;抑或者是因為其獨特的風格,引發的討論與爭議……這些,屢次將李宇春推向更高處。
毋庸置疑,在娛樂圈里,李宇春曾創造了許多現象級的片段,然而在這些“片段”背后,李宇春要面對的是同等濃度的質疑與名氣、失控與誤解。
以及,措不及防的病痛。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李宇春聊起自己總會反復使用“普通”這一形容。
比如她的家庭很普通——
李宇春的父親是一名鐵路職工,在她的形容里,父親是一個“非常非常平凡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什么事業心。”
而她的母親則是一位全職主婦,負責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小時候的李宇春與父母
她的成長經歷也很普通——
因為父親在鐵路工作的原因,李宇春小學就讀于位于成都火車北站不遠處的成鐵一小。
在周圍人的印象里,李宇春從小就內向,讀小學時,有一次學校組織體檢,到了檢查視力環節,因為不會看視力表且不好意思問老師,李宇春測出了一個極差的視力。
李宇春舊照
12歲那年,李宇春離開家進入寄宿學校,按照學校的要求,女孩子必須留短發,也正是從那時起,李宇春剪掉了長發。
不上學的日子里,回到家中的李宇春很少出去和朋友玩兒,大多數時候她都是獨自窩在屋里打游戲,或者是用隨身聽聽歌。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李宇春對于音樂的熱愛,開始逐步顯露。
她開始頻繁出現在學校的校園歌手比賽中,且總能奪得冠軍,和平日里的文靜不同,每次站到舞臺之上,李宇春總能展現出優異的控場能力。
李宇春舊照
高中畢業那年,李宇春拿著媽媽“贊助”的2000塊錢,在學校禮堂里舉辦了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結束后,許多人跑到后臺來向她索要簽名。
那時李宇春的宿舍在三樓,臨近畢業那會,宿舍樓下常會出現一些學弟學妹,對著樓上大喊:
“春春我愛你”。
回憶起來,李宇春的母親說:“我從那時就覺得,以后她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失敗”。
李宇春舊照
2002年,李宇春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在學校里,偶爾李宇春會和朋友們一起到門口的小飯館聚會,談起未來,李宇春還會邀請大家一起去北京組樂隊,成為“北漂一族”。
那時李宇春剛滿20歲,還不能理解人生之中的許多時候,“計劃”總是要服從于“變化”。?
2005年,正在讀大三的李宇春報名參加了第二屆《超級女聲》,在比賽中,李宇春層層晉級。
最終,在那個夏天的末尾,李宇春以352萬張短信投票的成績,拿下了《超級女聲》總決賽冠軍,因為人氣之高,她還被媒體稱為是“第一位全民偶像”。
《超級女聲》決賽之夜:張靚穎、周筆暢、李宇春
比賽的爆紅讓李宇春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那個“流量”還尚未被定義的年代,李宇春就這樣被巨大的關注推著,走向了另一段故事。
在這一年的年底,21歲的李宇春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而她的商業報價也成為了當年國內女歌手的最高一位。
李宇春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回憶起來,李宇春說:“比賽的過程中,我并不知道這個比賽意味著什么,比賽結束了,好像有點回不去了。”
那時她并不知道,在這之后,還有更多讓她無法意料、無法掌控也無能為力的事情,會接二連三出現在她的生命之中。
在剛出道的那幾年里,李宇春很羨慕楊坤。
在成名之前,楊坤曾有過長達10年在酒吧駐唱的沉寂期,那幾年他住過地下室與火車站,最窮的時候,身上只剩下幾十塊。
李宇春也想擁有這種經歷,在她看來,對于一個歌手而言,這種漫長的磨練,能夠讓生命更具有厚度,也能讓演唱的歌曲更具有故事感。
而這樣的經歷正是她所缺少的。
成名之后,李宇春的生活被飛速打散重構,幾乎還沒有反應過來,她就從生活了二十年的成都來到北京,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但說是開啟新生活,但那時的李宇春,卻沒有生活。
獲得《超級女聲》冠軍不久后,李宇春推出了單曲《冬天快樂》,而替這位炙手可熱的“新晉偶像”打造歌曲的是高曉松與張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