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娛樂圈“失蹤人口”胡歌,被網友偶遇了。

是在一個停車場。

本以為這樣的大明星,肯定是開幾百萬的豪車出行。

沒想到一身休閑裝,戴著口罩的胡歌,提著環保塑料袋,徑直走向一臺迷你小電車。

他拔下充電頭,隨后瀟灑駕車離去。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看來這就是他的日常。

我查了一下,他開的是五菱宏光的電動車,售價并不貴。

看到胡歌開如此“便宜”的國產代步車,評論區很多網友被胡歌的低調震驚了:

“幻想的胡歌應該是開哈雷路虎大G,實際上在開代步小可愛。”

“低碳環保的小車,胡歌好棒。”

除此之外,還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了他手中的環保塑料袋,想起他和團隊一直堅持不懈做環保的事。

沒想到,低調了很久的胡歌,又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眾眼前。

明明有大明星的身份加持,出行、生活等方面,都可以更上一個檔次,坐更高級更舒適的豪車,請上最貼心的傭人。

可不拍戲的胡歌,和任何一個普通人沒什么兩樣。

車不要求豪華,能代步就行。

菜不用山珍海味,家常菜即可。

在我看來,胡歌已經不在意這些外在,在他心里,有一個豐富而強大的精神世界。

說起胡歌,總繞不開他的少年得志,以及那場車禍。

如果說,《仙劍》讓二十出頭的胡歌聲名大噪,嘗到了名與利的味道。

那么那場車禍,就是將飄到云端的胡歌拉下來,對他的靈魂進行一次重塑。

從前追尋的虛名,紙醉金迷的東西,在生命宏大的意義面前,突然不值一提。

他后來接受采訪時說:

“這場車禍就像上天的恩賜,讓一直無法靜下心思考學習的我忽然有時間去充電。”

他在雜志開了專欄,記錄車禍之后自己的心境變化。

一字一句,皆為真情。

在那篇題為《照鏡子》的文章里,他寫道: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

在最艱難那段時間,他聽著《百家講壇》,看著柏楊的書度過。

這些看過的書,讀過的文字,都融入了他的骨血,成為他精神世界里的一部分。

和卓偉的那場“較量”,就高下立現。

當年,卓偉突然在微博爆料胡歌和江疏影戀情,并直接@兩人。

他本以為胡歌會跳腳,吃瓜群眾等著看好戲。

結果胡歌只回復了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其實這句詩詞出自南唐馮延巳的《謁金門》。

這里還有個小小的典故,當時馮延巳念完這首詩,皇帝取笑他: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用這句詩詞回應卓偉,體現了胡歌的態度:談不談戀愛,關你屁事?

看過的書,在他腦海中,豐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就連和狗仔對峙,都這么有水平。

他一直保留著讀書的習慣,走到哪里就將書帶到哪里。

去酒店,去機場,很多粉絲偶遇他的時候,都發現他在認真看一本書。

那份專注與虔誠,讓人不敢上前打擾。

他說:“那些不演戲的日子,我會把自己丟進書堆里,作為一個讀者,就像做一個演員……”

他是真心喜歡書,逢年過節,別的明星給朋友送禮,都是送自己代言的產品,或零食等,而胡歌送的卻是書。

當年,他拿到金鷹獎最具人氣男演員,他的發言,令人記憶猶新。

他說:

這個獎杯我今天拿在手里,并不代表我到了一個多高的高度,而是代表了,我剛剛上路。

這是一條創新之路,也是一條傳承之路,藝術是需要創新的,但是追求藝術,敬業的精神,是需要傳承的。

00:22

每一次頒獎典禮,胡歌的發言,總讓人如沐春風。

那不是一種提前記下臺詞的生硬感,那些文字,就像印在他的腦海,只要他想表達,隨時都能涌出來。

比起外表的光鮮亮麗,胡歌的精神世界更具有魅力。

不在劇組的日子,他就會消失。

也許在某個雪山之下,看到不修邊幅的他在撿垃圾。

在大眾沒有關注的地方,他在默默做著公益,資助貧苦孩子上學。

有人會說,何必呢?這么有錢,享受生活不好嗎?

在他身上,大明星的身份,只是一個工作。

他愿意用更多時間,去感受生命的意義,去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力所能及的幫助。

他精神上的富足,早已超越了對物質的需求。

我很喜歡他幾年前發的微博:

“我既然活了下來,便不會白白地活著……”

那是梅長蘇的話,也是胡歌想說的。

太多人,在追名逐利中,逐漸迷失于對物質的渴求,忘記了我們來人間這一遭,最初的目的。

欣慰的是,在這個快餐式的年代,還有一個人在追求一種小火慢燉的人生。

2

曾看到過一個關于陳道明的采訪。

他那時候拍攝《圍城》,飾演方鴻漸,為了揣摩人物心理,他幾次拜訪錢鐘書先生。

他說,那段時間感覺自己挺浮躁的,可在和錢老先生聊天的過程中,他覺得自己特別可憐——就是在學問面前,就特別可憐。

因為錢老先生的生活,與別人追尋的,奢華享樂的生活完全不一樣。

錢老先生的家中,十分樸素。

沒有錄像機,沒有電視機,也沒有電話,只有一屋子的書。

陳道明說:你知道他家里唯一響的東西是什么嗎?——藥鍋子。

藥鍋子一到時間就噗噗兒響。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干擾。

在錢老家中,你可以聞到書香,享受到真正的安靜,也感受到什么是從容。

“突然間就感覺,你在那個文化面前,什么都不是!”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

那時候的錢老,早已是文學大家,著作等身。

他完全有能力,去享受更昂貴的生活,買高級家電,住更大的房子。

可他不稀罕那些。

對他而言,那都是可有可無的身外之物。

他需要的,僅僅是書,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就足夠豐富他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世人汲汲營營,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

想要更多錢,想要漂亮的衣服首飾,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

可擁有了這一切的人,就一定會得到心靈的滿足嗎?

還會有人有比你更大更漂亮的房子,更好的車子,更昂貴的衣服和首飾。

欲望的閥門一旦打開,就很難止住。

這也是我們很多人,很難快樂的原因。

我們一直在追尋物質的滿足,卻忘了精神世界的富足。

人生,其實應該適當做做減法,想想清楚,什么是真正需要的。

大道至簡,以簡馭繁。

就像王陽明說的: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人活到極致,就是素與簡。

3

梭羅在《瓦爾登湖》里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需要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扎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而想要做到這些,就要學會,給你的人生做減法。

首先,是減少自己的欲望。

仔細想想,你是否時常對著滿柜子衣服,還喊著沒衣服穿,是否看到別人種草的首飾包包,就覺得自己也想買?

可你真的是必須要這些嗎?

其次,要減少無用的社交。

我們總以為,多個朋友多條路。

花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關系,真正需要的時候,能幫你的,往往還是那么幾個。

把時間都花在無意義的社交上,反而忘了,最需要陪伴的,是家人。

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

夜夜笙歌,不如與家人促膝長談,伴燈夜讀。

只有把這些空間騰出來了,內心才有所安放。

最后,就用《阿甘正傳》里很喜歡的一句臺詞結尾吧:

“我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而后,做一個簡單的人。”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盛夏晚晴天演员表| 秀人网朱可儿| 夫妻性视频| 包公决战潘金莲| 试衣间电影| 电影《在云端》| 女生被艹在线观看| 欧布奥特曼普通版普通话中文版| 二年级100个词语| 封神第一部| 男人脱衣服| 五的词语| 《哥哥的女人》电影| 迷失第六季| 红电视剧演员表| 辕门外三声炮歌词| 好像怎么造句 二年级| 女生被侵犯的视频| 极度俏郎君 电视剧| 金瑟祺| 密杀名单| 男插女曲| 寡妇激情毛片免费视频| 王天泽| 吴爱玲| 八哥图库图谜| 奇爱博士| 巴霍巴利王2国语版免费中文版| 囚徒电影深度解析| 铁血使命电视剧演员表| 局中局演员表| 课课帮| 白宝山末路1997电视剧免费版| 霹雳俏娇娃| 杨新鸣| 拔萝卜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在线播放下载 | 九九九九九九伊人| 日韩夫妻性生活视频| 三峡游轮重庆到宜昌4天三夜| 我朋友的姐姐|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