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江西小炒”。樂平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光是我們韓家村,就有150多個人在浙江開飯店。跟著老鄉干,我放一百個心。”韓英笑著說,2020年,他和妻子前往浙江臺州學廚開店;2025年,他把飯店遷到寧波,日均營業額也從1000多元上升到2000多元。
樂平市鸕鶿鄉宣傳委員張劍英介紹,鸕鶿鄉有4000人至5000人在外地從事餐飲行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第一批人前往福建開店。1998年以后,逐漸興起了去浙江闖蕩的浪潮。
“通過老帶新、傳幫帶,越來越多村民、親友結伴外出開店。”張劍英表示,經營“江西小炒”門店的村民收入大幅提升,他們不僅住上了現代化住宅,大多數還購置了私家車,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
韓英是許多樂平人前往浙江開“江西小炒”飯店的縮影。據統計,“江西小炒”門店已超過10000家,主要集中在浙江臺州、溫州、寧波、金華等地,從業人員達上萬人,其中80%以上的經營主體為樂平人,大部分是夫妻店或父子店,單日營業額在2000元至4000元之間。
聚合力 助力“江西小炒”香飄四方
“江西小炒”,一頭是連著街頭巷尾的小店,另一頭是連著廣袤無垠的田間地頭。如何炒出正宗的“江西味道”?除了要有扎實的廚藝做支撐,還需要在樂平“土生土長”的食材。
樂平市鸕鶿鄉蔬菜種植大戶韓仁輝介紹,為了做出原汁原味的樂平味道,部分“江西小炒”門店經營者會主動聯系他,通過線上下單的形式采購辣椒、茄子等樂平新鮮蔬菜,“但是快遞運輸的成本比較高,無法滿足絕大部分顧客的需要。”
為解決小炒戶們反映的蔬菜采購難題,樂平市積極整合供應鏈資源搭建數字信息和交易平臺,組織菜農和規模企業與“江西小炒”門店簽訂蔬菜保供協議,同時開通直采和配送體系,將農產品直接送至浙江等地的“江西小炒”試點門店,有效降低食材的損耗和時間成本。
4月9日,首趟供“江西小炒”配送蔬菜專車從樂平市中遠蔬菜批發市場啟程,該車裝載了蘿卜、萵筍等1萬斤蔬菜,直接供應浙江金華婺城區、金東區300家“江西小炒”經營戶。
據了解,配送試點結束后,未來將在浙江金華市全面推開。屆時,義烏、永康、橫店等地2000多家“江西小炒”門店將用上樂平蔬菜。
樂平市“江西小炒”產業化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邵海水介紹,“江西小炒”產業化專班采取“集中教學+上戶指導”模式,趕赴浙江金華舉辦廚藝培訓班,不斷提升廚師廚藝水平,并啟動最具特色“樂平菜”“樂平小吃”評選,為“江西小炒”店鋪提供地道的樂平味道。
做品牌 助力“江西小炒”聲名遠揚
切配菜、控油溫、顛鍋、翻炒……首屆“江西小炒”(全國)大賽現場熱火朝天,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支參賽隊伍,用300多道色香味俱全的“江西小炒”,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和味覺盛宴。
比賽現場,既有贛南小炒魚、萍鄉小炒肉、余干辣椒炒肉等經典家常菜,也有井岡山燴絲、爆辣墨魚仔、萬福魚丁等創意新菜品,不僅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駐足觀賞,更成為各地廚師取經學藝的良好平臺。
浙江省義烏市廚中廚酸菜魚廚師長江永華說,“我參加這次比賽,不僅是為了切磋廚藝,更是為了豐富菜譜,天師靈雞、茶油稻草鴨等菜品都很棒,未來會把這些好吃的‘江西小炒’帶到義烏去。”
據了解,江西通過舉辦“江西小炒”(全國)大賽、江西頂級烹飪大師技藝傳承邀請賽等活動,不斷強化“江西小炒”品牌影響力,推動“江西小炒”與江西優質食材深度綁定,不斷為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2025年3月,江西省商務廳正式發布并公開使用“江西小炒”宣傳口號和標識,并對菜品要求、品牌形象維護、經營規范做出明確要求,進一步提升贛菜品牌形象,推動贛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西省贛菜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汪建軍表示,未來將不斷強化品牌矩陣,推動“江西小炒”公共品牌標準化建設,聯合政府與企業制定統一的供應鏈、口味與服務標準,打造全國性品牌,讓江西小炒從“地方風味”變為“國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