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韋布望遠鏡拍攝的近紅外圖像,顯示了附近星系VV114和背景中的巨型棒旋星系J0107a;右圖為J0107a的恒星和分子氣體分布(圖片來自論文)。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論文介紹,宇宙中棒狀結構是由狹長排列的恒星和氣體組成的高度復雜、有組織的結構,常被發現位于大型星系的中心。星系按預期會形成盤,如銀河系的銀盤,此過程被認為需要數十億年,但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和韋布望遠鏡(JWST)的觀測顯示,它在大爆炸后5億年內就發生了。不過,形成棒狀結構又增加另一層復雜性,需要更多時間,而且對這類特征的分析一直很難,需要昂貴的高分辨率和靈敏的光譜學設備。

  基于ALMA和JWST的觀測結果,使科學家可以對來自J0107a星系的一氧化碳和原子碳進行分析,該星系形成可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后僅26億年。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日本國立天文臺黃爍和同事及合作者對ALMA和JWST觀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J0107a是一個大尺度棒旋星系。其棒狀結構會促進星系重排列,因為氣體會被拖進星系中心,后隨氣體不斷儲備而導致恒星形成的爆發,尤其是在年輕星系中。

  觀測研究結果還顯示,上述效應(尤其是氣體流入)在J0107a中的發生速度,是在差不多的銀河系類系統中的10-100倍,說明棒旋星系應該更不穩定,但J0107a內的恒星顯示它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論文作者認為,雖然本次研究只基于一個星系,但這些觀測顯示,棒狀結構驅動的星系演化在111億年前就已發生,這也為年輕星系的宇宙重排列提供了更多認知。

韋布望遠鏡拍攝的近紅外圖像,底部兩個星系是前景物體;右圖為ALMA觀測到的分子氣體分布,氣體聚集在旋轉棒狀結構的前端,并向中心墜落(圖片來自論文)。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自然》同期發表同行專家的“新聞與觀點”文章指出,J0107a的結構和報道的動力學此前被認為是不可能的,這次的觀測研究發現打開了一種可能性,即棒狀結構驅動的星系演化發生在宇宙生命的更早期,比之前認為的更早。(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年级上册脱式计算题| 乱世佳人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烟花女驼龙| 幻想电影在线播放完整版| 正宗辅星水法九星断语| 追诉电视剧| 抖音手机网页版入口| 北国之恋| 旗袍电视剧演员表大全| 歌曲串烧串词| 羞羞短视频| 宋智孝色即是空| 张念骅| 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电影《divinotesoro》| 抓特务| 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茅山道士在线观看| 哈基米| 楼下的女邻居| 巨乳姐妹| 暗潮危机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带圈序号1-50| 定型枕什么时候能给宝宝用| 欧美gv网站| 女人 电影| 大胆艺术| 俺去也电影网| 《沉默的证人》电影| 浙江卫视奔跑吧官网| 妇女停经前有什么征兆| 救急战队| 封顶仪式| 小孩脸上一块白一块白是什么原因| 韩国电影色即是空| 黄祖蓝| 动漫秀场| 红岩下的追捕电视剧| 青山知可子最经典十部电视剧| river flows in you钢琴谱| 黄明昊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