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前幾天,白敬亭和宋軼戀愛被曝光,收獲最自覺的一波全網(wǎng)祝福。
路人高喊“我同意這門親事”,粉絲美滋滋改口叫宋軼嫂子。
白敬亭也因此多了一個民間稱號——
“第一屆搶嫂子大賽冠軍”。
是的。
聽起來荒謬,但內(nèi)娛最近掀起了一波“搶嫂子”大賽。
有嫂子的,就高人一等,就連粉絲都要和單身明星的粉絲割席。
而在這波搶宋軼的風潮中,自家哥哥落選的,粉絲又迅速物色好了下一個“天選嫂子”。
先是毛曉彤的評論區(qū)被攻占,再是蔣依依也成了下一個嫂子人選。
“搶嫂子”大戰(zhàn)一起,內(nèi)娛夸人的方式都變了。
以往夸人的話術是,“好美好颯”。
如今夸人的話術是,“做我嫂子”。
越品越覺得哪里不對勁——
“做我嫂子”,是在夸人嗎?
內(nèi)娛這波搶嫂子大戰(zhàn),在白敬亭和宋軼戀情曝光后發(fā)展到了頂峰。
但宋軼被搶奪的歷史已久。
甚至,宋軼多少有點CP體質(zhì)。
上一次讓全網(wǎng)嗑瘋的搭配,還是宋軼和馬天宇。
之前兩人參加一檔旅行類慢綜藝,馬天宇分享了自己人生中的至暗時刻——父親的去世。
宋軼在馬天宇露出脆弱一面時認真傾聽,予以共情,適時安慰。
兩人談及對對方的感受,宋軼大大方方地表達喜歡——
“我在錄上一輪的時候就覺得,你一定會是我喜歡的人,我特別喜歡有故事的人。”
在聊到上次錄節(jié)目分開時的匆忙,宋軼也真誠地展露遺憾與慶幸——
“沒有來得及,走的時候和你打招呼,也沒有加你的微信,無比后悔。”
“沒想到你又來了,真的很開心。”
這樣的幾句掏心窩子的話,一夜之間刷爆熱搜,成了“女明星頂級直球告白”。
再加上,兩人一個溫柔憂郁,一個直球美艷,兩相結合,仿佛救贖文學照進現(xiàn)實。
因而,全網(wǎng)嗑生嗑死,硬生生把旅綜品出了戀綜氛圍。
連男方粉絲都贊同——我同意這門親事,能不能爭氣點去追起來!
這不過是宋軼CP體質(zhì)的冰山一角。
《偽裝者》里和胡歌結緣,有人惦記至今。
劇王《贅婿》里和郭麒麟打打鬧鬧,被誤以為兩人已經(jīng)結婚。
后來連和她合作不密切、沒什么交集的男明星,也會被粉絲拿著等愛的號碼牌,在評論區(qū)拉郎配對。
甚至,就連因為嫖娼把自己的事業(yè)斷送掉的李易峰的粉絲,也一度在宋軼的評論區(qū)里干著急。
“就我峰哥那個呆瓜,嫂子被別人搶了他還不著急呢。”
“看看峰哥吧,你看看他,萬一合適呢,是不是。”
宋軼跟誰合作被誰家粉絲惦記,不難理解。
作品多且演技尚佳,也愛惜羽毛。
“從小學霸,進過人藝,儀態(tài)優(yōu)雅談吐大方。這種低調(diào)不作妖,漂亮又有實力的女明星可太適合做我家嫂子了!”
而這樣的搶宋軼大戰(zhàn),最終在“花落白家”的曝光中落下帷幕。
爭奪宋軼失敗了。
大家擦干眼淚,拍拍屁股散場,又物色起了其他女明星。
不少人成了嫂子熱門戶。
外柔內(nèi)剛、可鹽可甜,會跳舞又有代表作,還提名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的毛曉彤。
在她跳舞的視頻評論區(qū),是比相親角還要密集的“說媒拉纖”。
求娶的參賽理由也花樣繁多:
“xxx雖然年紀大,但是會照顧人啊。”
“xxx需要一個好的家庭彌補童年的缺失,就比如你!嫂子。”
童星出身的蔣依依、代表作頗多的演員李沁,也陸續(xù)成了被提名的熱門選擇。
她們能力不錯、性格又好;
漂亮但沒有攻擊性,國民度高路人緣好,沒有什么明顯黑料。
因而,女明星不過是正常營業(yè),卻無意間就成了粉絲認可的天選嫂子,甚至“做我嫂子”成了一種頂配夸贊。
更離譜的是,很多參與“搶嫂子”大戰(zhàn)的粉絲,光忙著內(nèi)定嫂子了,但其實連“哥哥”都莫得。
但依然不耽誤粉絲下場瘋搶——
“雖然不知道我哥是誰,但曉彤已經(jīng)是我嫂子了。”
“先認嫂子后認哥,鐵打的嫂子流水的哥,嫂子愛誰誰就是我哥。”
這樣的爭搶,一時間給人一種,優(yōu)秀女性似乎終于被看到的感覺。
真的是這樣嗎?
要知道,在這波“搶嫂子”大賽之前,女性可沒少因為“嫂子”這兩個字,惹上麻煩。
在內(nèi)娛,“嫂子”不受待見是長久以來的現(xiàn)實。
想想過去那些“嫂子”的待遇吧。
自官宣那一刻起,素人嫂子們就要開始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質(zhì)檢”和轟炸,曠日持久。
潘瑋柏官宣結婚時,老婆宣云先是被扒出年齡、學歷、職業(yè)等等過往。
社交平臺賬號被里里外外翻了個遍,就連大一的證件照也被拿出來展示。
隨后一張從天而降的王思聰朋友圈截圖,以及各種照片對比,牽連出“天王嫂培訓班”猜測。
直到今年兒童節(jié),宣云才第一次正面回應此事,還只是在小某書私人賬號的評論區(qū)。
否認句句堅定,信者寥寥無幾。
一個月后,宣云被拍到去節(jié)目組探班潘瑋柏。
網(wǎng)友反應依舊,把容貌、人格、婚姻羞辱了個遍。
“嫂子”的名號,聽起來像敬稱,實際只是個活靶子。
昆凌發(fā)張侯佩岑發(fā)過的照片就被推上風口浪尖,方媛還是動不動就被拉出來嘲“最窮天王嫂”。
仿佛欲戴“嫂”冠,就得必承其重——詆毀的重量。
今年夏天,一位網(wǎng)友在youtube上傳了一段視頻,直指方媛出軌被郭富城抓包,懷著孕被當街打入院。
當時還疑惑,這么勁爆的新聞怎么內(nèi)娛一點動靜都沒有?
因為視頻是多年前的街拍現(xiàn)場,一旁的女性甚至都不是方媛,而是熊黛林。
出軌、懷孕、家暴,沒有一個元素出現(xiàn)在視頻里。
又是一場唱衰婚姻的惡意造謠。
結婚多年以后,縱然落在天王嫂身上的討伐少了,也并非是因為發(fā)現(xiàn)了她們的好。
而是見天王們感情幸福穩(wěn)定,家中人丁興旺,外人就好好祝福啦。
哪有什么“天選嫂子”,再溫婉低調(diào)的女性,也都得積著功勞苦勞慢慢熬出頭來。
所以,在這波風潮中,看似占盡“嫂子”紅利的女性,其實也是如此。
還是拿宋軼來說。
在戀情曝光之前,宋軼因為被不少粉絲爭搶,得名“百家嫂子”。
而這個稱呼,在很長時間里,一度是宋軼的一個黑稱。
喜歡宋軼的,嗑她的CP嗑到沉迷。
不喜歡的,就一舉把宋軼打成自抬身價、蹭男明星的營銷咖。
喜歡宋軼的,把各家爭搶看做是她魅力的證據(jù)。
不喜歡的,一提及“嫂子”,就是極盡侮辱的表達。
“百家嫂子人設,人盡可夫是什么好詞嗎?”
沒什么黑料的宋軼,只是因為沾了“嫂子”的邊,就憑空多了一個黑稱。
還有毛曉彤。
如今被視作優(yōu)秀嫂子人選的毛曉彤,在和陳翔戀愛期間,可沒有如此待遇。
毛曉彤比陳翔大兩歲,于是兩人戀愛期間,毛曉彤一度被人追著叫“大媽”。
兩人分手后,毛曉彤也只是簡單發(fā)了一個語義含糊的微博,為陳翔留有最后一絲體面。
可不少人因為陳翔在節(jié)目上惺惺作態(tài)的假哭,成群結隊去網(wǎng)暴辱罵毛曉彤。
如果不是毛曉彤清醒地一直留著當時的錄音,“真嫂子”可能還會因為渣男的小伎倆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
鹿晗和關曉彤這一對。
現(xiàn)在不少人,能在鹿晗為關曉彤慶生的微博下面,心平氣和地說上一句“嫂子,生日快樂”。
但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剛公布戀情之初,兩人可是經(jīng)歷了男方一天掉粉80萬,女方被P遺照等種種事件。
吳某凡塌房之前,小g娜是想蹭熱度的心機整容女,秦牛正威是勾引單純大男孩的假純綠茶,都要被問候全家。
王鶴棣被扒出有個談了6年的女朋友,被粉絲起了“嫂棣出門”“藝棣雞毛”的CP名,敵意盡顯。
“嫂子自由”,永遠是薛定諤的自由。
所謂的“嫂子”稱呼,一時是污名的源頭,一時又成了她們魅力的證據(jù)。
所以,你還覺得“搶嫂子”真的是因為認識到女性的優(yōu)秀之處,上趕著給人夸贊?
醒醒。
主動給自家哥哥搶嫂子,不是因為女明星越來越優(yōu)秀了,而是粉絲心境今時不同往日了——
以往反對偶像戀愛,嫂子就罪該萬死。
如今害怕愛豆塌房,那不如提前物色個嫂子看住自家哥哥。
與其說,這是認可女性的價值。
不如說,這是對男星頻頻塌房、談戀愛總不合預想的妥協(xié)。
內(nèi)娛風向看似變化——
從攻擊嫂子到尊重祝福,再到主動搶嫂子。
看似尊重起了女性,實則本質(zhì)如一。
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熱門嫂子的特質(zhì)相似。
0緋聞,不炒作。
有代表作,有路人緣,但不是頂流。
性格溫柔做事大方,既沒有攻擊性,也并非傻白甜。
這可不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還要”式男性擇偶標準嗎?
看似將其視為獨立個體欣賞,優(yōu)點卻都落在了服務于男明星的地方。
比如有粉絲的搶人理由是,哥哥年紀大了。
喜歡宋軼和毛曉彤的馬天宇粉絲,是覺得馬天宇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傷害,需要嫂子去治愈。
可如果這么說,毛曉彤同樣擁有破碎的家庭。
她剛出生時,因為是女孩就被親生父親扔進了垃圾堆。
毛曉彤父親賭博酗酒吸毒,在她成名后要錢不成,反上節(jié)目控訴母女二人,張口就要5000萬贍養(yǎng)費。
但,沒人關注“嫂子”的需求,嫂子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不重要。
對于嫂子,侮辱者有一萬種侮辱方式。
欣賞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站在男性視角去考量。
娛樂圈的天王嫂、百家嫂子,放在現(xiàn)實中,就是“好嫁風”的潮流。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賢妻良母”。
認嫂子、把女明星當作嫂子捧上天,是因為在這種嚴苛的標準之下,能達到的女性寥寥無幾。
“物以稀為貴”嘛。
所以要幫男偶像“物色”,要“預定”。
甚至都無需一個具體的男性的存在,“先認嫂子再認哥哥”。
女明星的獨立和優(yōu)秀,都不過是衡量女性是否夠資格成為男性附屬品的標準。
戲謔的是,上場嫂子大戰(zhàn)“花落白家”后,被稱道的點是什么呢?
——白敬亭井柏然選女朋友的眼光。
這默認女性沒有任何主動性,完全淪為被男性挑選的物件。
看似是夸獎,其實不過是男權對女性的更為隱性的傾軋——
將女性的容貌、身體、性格、職業(yè)、觀念方方面面層層打磨塑造,直至變成為男性量身定做的工具。
這樣的措辭或者定論一下,難免會有人叫屈——
不少人覺得自己只不過是在表達對女明星的喜歡,并無它意。
的確,以男性需求為需求的、自上而下的父權話語體系,對我們?nèi)粘P袨椤⒈磉_的滲透,很多時候不去細想,是難以察覺的。
就像是向太,身為在豪門中摸爬滾打的女性,已經(jīng)把父權牢牢內(nèi)化于心,成為了父權的代言人。
她親手為向佐挑選好兒媳,一步步促成戀愛婚姻,通稿皆說她送兒媳豪宅奢品,把郭碧婷寵到不行。
但郭碧婷連生兩個孩子對身體的傷害、面對向佐出軌傳聞的精神壓力和情感需求,都是向太回避且漠視的地方。
這種看似夸贊的表達、欣賞的行為,都不過是將女性納入自己能夠控制的地帶,成為依附于父權的“他者”。
表面的欣賞背后,存在著更深層的物化,更隱蔽的厭女。
上野千鶴子說,厭女癥彌漫在以男性為中心的二元性別秩序中。
“如同物體的重力一般,因為太理所當然而使人幾乎意識不到它的存在”。
浸淫在這個秩序中,我們很難跳脫出本已根深蒂固的語境去思考。
過去有鑒婊,現(xiàn)在多了鑒媛、鑒夾子音。
“媛”和“夾子音”接二連三地被污名。
過去見嫂子人人喊打,如今見嫂子紛紛下場爭搶。
無意的想法和舉動,恰恰映射出了結構性的困境。
當一個群體受歧視的現(xiàn)狀,被娛樂化的方式堂而皇之地放大、普及、強化,真實處境也就隨之惡化了。
當然,我們也無意去苛責,不過是隨便沖沖浪、隨手寫個評論的粉絲。
但你真的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你是在代表誰發(fā)聲?
你又在為誰說話?
看似無意,但其實,我們寫下的每一個字,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你我處境的外化。
而我們,麻木太久了。
作者 - 羊毛、even